2008年9月8日星期一
源宝周岁照
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
愿主怜悯,愿主看顾
“遭患难的日子,你当思想。”
今年以来,我们确实经历了很多,但有什么比起人的生命更重要?国家,民族,荣誉什么的在脆弱的生命面前都黯淡了,只有生的渴望,活的信念,支撑起硕大的废墟。
转一些网路里基督徒的想法:
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
一个开始
或者叫做重生。很想往的一种心态。当一切不是按照自己所想的进行,就想要有一个脱胎换骨一般的改变,好比前几天,因为家里的旧电脑老是莫名的死机后突然又好像没事了,但是却萌生了坚定的信念,一定要把“优化”好的系统重装,每一次系统重装都有一种重生的感觉,是一种轻松,畅快,还有无限的可期待。但对于己身,不知道可以“重装”什么。
“系统”坏掉了。真的,一方面,“内存”严重不足,记忆力下降的非常厉害,经常是连要给小宝买些什么的都不记得,要靠note才行。另一方面,“硬盘”也老化了,今天爬白云山,下山后回到实验室要开工,因为要等时间,结果就趴在台面上睡了两个小时,醒来还是混混沌沌,只好还让别人代劳,而这种疲劳的感觉,最近常常有。而最关键的,莫过这颗“奔腾”的“芯”,明显的已经过时,现在都双核了,唉。
可以“重装”什么呢?过往的无法涂抹,现今的无法割舍,那满满的内心,已然没有空间“重装”,算了吧。
希望,转过身看看小宝,我想,应该就还是有的。
一个普通的纪念日。
今天是外婆的81岁生日(古历,恰也是小宝古历满5个月了),遥祝依老人家身体健康,一切有主看顾:阿嬷,耶稣爱我们,那是万万没有错的。
2007年11月6日星期二
Ubuntu7.10试用
其实因为一些原因,最近几乎都在用winXP,办公电脑最近换了一台,暂时觉得不太好动系统,所以就用virtualBox安装了最新的 ubuntu 7.10(Gutsy Gibbon),想之前我可是追新一族,每次都翘首期盼新版本的发布,比如7.04(Feisty Fawn)简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,但这一次,我下载Gutsy的时候,已经是发布后几天了。
新机性能还可以,所以ubuntu在虚拟机里面的表现也很不错(除了不能用3D桌面),我没有太怎么用,大概体会到的一些改进:
1. 新立得里面的软件源可以自动搜索最快的,记得之前论坛里面就有一些脚本供大家下载使用,不过我感觉用处还是很局限,象我用cn99的源就粉好,没有什么必要搜索,但聊胜于无。
2. 自动搜索视频解码器,7.04好像也可以,但之前我安装了还是不能播放,这一次居然OK,不过可能记忆出现偏差,会不会上次是rmvb,而这次我测试的却 是avi,有空再试试别的格式。(不过虚拟声卡没能安装,安装了VBox的addition也没有解决,还有屏幕自动调整也不行,但估计跟ubuntu没 有关系?是VBox的问题?)
3. OOo是2.3的了。
4. 一些配置设置的改进,比如外观设置的整合(主题,字体和桌面效果等)。
5. 另外有使用者认为启动速度也有改进,延续6.10的技术,由于是虚拟机中,无法确定。
6. 更多新特性的介绍
通过这么粗浅的试用,我认为还是有改进的,快快下载试用吧:
http://www.ubuntu.com/getubuntu/download
http://www.ubuntu.com/getubuntu/downloadmirrors 其他镜像
http://releases.ubuntu.com/7.10/ 官方
http://cdimage.ubuntu.com/dvd/current/ DVD版本
http://ftp.hostrino.com/pub/ubuntu/cdimage/ 香港
http://ftp.cse.yzu.edu.tw/pub/Linux/Ubuntu/ubuntu-cd/ 台湾
http://ftp.tcc.edu.tw/iso/Ubuntu/ 台湾
http://ftp.twaren.net/Linux/Ubuntu/ubuntu-cd/ 台湾
http://tw.releases.ubuntu.com/ 台湾
http://ftp.ncnu.edu.tw/Linux/ubuntu/ubuntu-cd/ 台湾
http://ubuntu.csie.nctu.edu.tw/ubuntu-releases/ 台湾
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六
2007年8月28日星期二
源源的名字
给源宝起名字太费神了,一时间好像很多选择,一时间又似乎太过局限,之前想用“康颖”(健康聪颖,好记,也是我姓两大堂号的综合),但源妈认为这样人家会以为小宝姓康(%$#&@...),不好,而且一直喜欢的小名“康康”正好隔壁小孩在叫,后来我想用“俊文”,源妈又以太俗气cancel了,源源的爷爷奶奶也想了好一些名字,但是被源爸和源妈毫不客气地拒绝了,毕竟有代沟啊。后来源爸想大名想不出来不要紧,先起个小名,好先叫着混个耳熟,叫什么小名呢?源爸想了很久想到“原原”,说是纪念屈原哦,但是这两个字应该叫起来像“远原”,源妈却叫成“原远(轻声)”,南北差异吧,不过寡不敌众,现在都按源爸的方式叫(不过源妈粉顽固,喜欢叫源宝“咪咪”呀,“心肝”呀什么的,连我们惯常叫的“小宝”,她都要改为“大宝”,拿她没有办法)。
但是大名一直没有定,其间一段时间想起作“智源”(我粉欣赏的台湾综艺主持人),出生后,就算了一下生辰八字,说是五行火旺缺木,需水相助,所以把“源”字定下来之后,就找中间的木了,最后定为“柏”。
在给源源开出生证明之前,我们又犹豫了,为什么,因为柏是多音字,我们惯常读“BO”,但也有读“BAI”的,叫“BAI源”的话不但拗口,还有点...,但是中间的木实在找不到其它的,想用“松源”,读起来总有小小欠缺,不管了,就叫“柏源”。
不过在给源源建卡的时候,有个医生(北方口音)真的叫源宝“BAI源”,没奈何也得应他,也没有功夫跟他解释,不过护士小妹是广州的吧,就懂得是叫“BO源”。其实用在称呼上,应该都读作“BO”,你有称柏林为“BAI林”吗?
源宝啊,以后你在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就多了一件任务,就是正音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