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上班为了避开高峰期,都比较早,但是在公交上,经常会看见背着大大的书包的学生,小小的一个人往往占据了两个大人的身位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学生的书包一个比一个大,幼小的身躯,沉重的册囊(闽南语的“书包”,读书叫“读册”),让人唏嘘。看日剧经常可以看见背着几乎一样书包的学生,像一个盒子。应该说,战后日本的成功就在于教育,在于对下一代的关切,因为国家民族的明天发展确实就是唯系在他们身上。像学生牛奶,强健体质。而统一规格的小小的书包,是不是也是一种可以效法的做法呢?有些人一味强调什么个性,如我所见,五花八门的各式书包体现的不是个性,一是攀比,二是混乱。学生应该在学习和思想上尽可能的开拓,不受约束,但是集体的意识,却是未来,于个人也好,于社会也好,成功的保障。此外,限制规格的书包其实只是一个出发点,应该说,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。小小的一个学生,究竟要在书包里面装上多少的各样的教材、辅导书/练习册?关心自己下一代的家长们是否想过,你们以为付出越多的金钱就能让小孩成才?昧着良心不断推销垃圾材料的老师们是否想过,是作老师还是去经商罢?保持沉默,无所作为的教育行政管理者们是否想过,放任也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犯罪?
谁都不能置身事外,明天的景况,其实今天就可以看清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